司岗里(扩展项目 )

申报地区或单位: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(保护单位:西盟佤族自治县文化馆)

20250621203015900

云南国家级民间艺人岩桑讲述《司岗里》

佤族创世史诗《司岗里》,流传于云南省的沧源、澜沧以及西盟佤族自治县。“司岗”是佤语“石洞”、“洞穴”或“葫芦”的意思。作品描述了人类从“司岗”出来后发生的各种故事,包括人类起源,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的产生、祖先事迹、村寨史、家族史、民族史、民族关系、英雄故事、爱情故事等。内容涉及佤族与自然现象、动植物、生产生活、家族历史、传统习俗、部落战争、祭祀、繁衍生息等方面。

《司岗里》通过佤族先民对宇宙万物和人类起源的独特阐释,富有想象力地描述了劳动创造世界的过程和原始宇宙观,表达了各民族友好相处、团结和睦的愿望。全诗五千七百余行,是一部气势恢宏的佤族创世古歌。

20250621203015970

云南国家级民间艺人岩桑讲述《司岗里》

由于佤族没有文字,《司岗里》先是从讲故事的方式口述传承,逐步发展为吟唱歌咏的形式,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经过代代传唱,内容不断丰富,成为佤族历史、道德、宗教、哲学、风俗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综合载体,是佤族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,也是佤族民间口述文学的经典之作。对于研究佤族民族起源、文学艺术、风俗习惯、生产生活、宗教哲学等方面,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。

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,佤族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入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,其创世史诗《司岗里》在20世纪50年代民族调查中,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下来。20世纪80年代又有了完整的记录文本,并被译成汉文出版。

20250621203013863

云南国家级民间艺人岩桑讲述《司岗里》

相关传承人(岩桑)

男,佤族,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人。14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岩里木学习吟诵创世史诗《司岗里》和主持祭祀仪式,成年后开始独立主持各类佤族祭祀活动。他能够系统完整地吟唱《司岗里》,并讲述其中的传说故事。他不仅通晓佤族村寨迁徙历史,熟悉佤族传统民俗和各项仪式活动,还精通看卦和占卜吉凶。他还是当地知名的“巴猜”,即被视为“能主持宗教仪式并具备与鬼神通灵能力的人”,在周边村寨威望较高,影响力广泛。他长期坚持传承活动,在村寨内带徒传艺,带有徒弟岩有。

给TA加油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加油
民间文学非遗

童谣(纳西族童谣)

2025-6-21 20:28:52

传统音乐非遗

独龙族民歌

2025-6-21 20:32:32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