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抚司礼仪乐舞

申报地区或单位: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

保护单位: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文化馆

20250621203406146

主要流传于普洱市孟连县傣族地区。宣抚司礼仪乐舞源于明清时期,与孟连宣抚司亦即刀氏土司统治密切相关。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,孟连被清王朝封为“孟连宣抚司世职”,官居从四品。每逢举行重要庆典、婚丧嫁娶仪式和节庆活动,土司均差孟连傣族宣抚司礼仪乐队前去表演。土司制度终结后,逐渐演变成既用于仪式活动也作为群众性自娱自乐的表演形式,主要在傣族泼水节、傣族关门节、开门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中演出。乐舞分乐队和舞队。代表性曲目有叙事歌调、情歌调、弹唱调等。伴奏乐器有“省”(四弦弹拨乐器)、“多罗”(拉弦乐器)、“嘎拉萨”(钢片旋律打击乐器)、“腊敢”(扁铜磬)、象脚鼓、铓锣等。舞蹈有蜡条舞、长指甲舞、孔雀舞、马鹿舞等傣族传统民间舞蹈。表演时唱诵的内容为节日的祝福歌曲、傣族的长篇叙事诗。表演中礼仪贯穿始终,具有浓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。20世纪80年代,孟连地方文化机构将宣抚司礼仪乐舞进行重新加工编排,以剧场表演的形态呈现出来,并开办传习班,进行保护性传承。2009年8月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给TA加油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加油
传统音乐非遗

独龙族民歌

2025-6-21 20:32:32

传统音乐非遗

阿数瑟

2025-6-21 20:36:21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